欢迎来到完美体育集团有限公司!
0371-56806267服务咨询/周一至周五 8:30-17:30
完美体育集团有限公司
  • 公司 :
    完美体育集团有限公司
  • 地址 :
    郑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经南三路258号
  • 电话 :
    0371-67398982
  • 传真 :
    0371-67398982
  • 邮箱 :
    handuyaoye@163.com
  • 网址 :
    www.dawnpatrolclothing.com
正确服药有十大注意事项
  • 发布日期:2017-07-03     点击:2647次

    • 你会吃药吗?听到这个问题,大多数人都会毫不犹豫地说:谁还不会吃药?!然而,药并不是随随便便吃下去就行的。现实生活中,我们存在不少的服药误区。如果吃药的方法不对,就会影响药物的作用发挥,甚至会产生负面效应。我们请专业的药师和医生来给您说道说道其中的注意事项,希望大家在吃药时重视。

        1服药要用温白开水

        小陈牙疼得厉害,随手从办公桌上拿起早上泡的一杯茶,就着茶水吃了一片止痛药。半个小时过去了,按说以往这个时候牙疼应该已经缓解了,可此次却收效甚微。

        “服药用水最安全的是温白开水。”郑州人民医院药物科主任李晓华介绍说,茶叶中含有上百种结构复杂的化学成分,如茶碱、鞣酸、苷类化合物、可可碱、咖啡因等,与许多药物可发生反应,比如止痛药呈酸性,如果用茶水送服,就会使酸碱中和,失去药效。

        “果汁中含有酸性物质,可使许多药物提前分解,或使糖衣提前溶化,不利于胃肠吸收。”李晓华说,牛奶中的钙、磷、铁等可与药物成分发生作用或结合而影响疗效,或沉淀而影响吸收,而乳品中的脂肪和蛋白还会影响某些药物的吸收。

        2干吞药物或刺激食管

        很多人都觉得吃药是件再简单不过的事了,虽然药品说明书上一般都写着用温开水送服,但有人图省事,会干吞药物或仅喝一口水,认为只要把药物吞下肚去就达到了服药的目的。其实,这种服药的方法是非常不可取的。

        “口服的药物(如片剂和胶囊)在服用时,一定要喝足量的水,一般要用200毫升左右的温开水送服。”河南省人民医院药学部主任秦玉花说,如果干吞药物或喝水不够的话,虽然也达到了使药物进入体内的目的,但其实药物并不能马上进入到胃内,它会长时间滞留在食管中,由于药物浓度过大,特别是一些有刺激性的药物,会对食管黏膜产生比较大的刺激,甚至会导致一些不良反应的发生。

        “干吞药物或喝水不够,对药物在体内的吸收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李晓华介绍说,服药时多喝水不但可以加速药物在胃内的溶解速度,还可以减轻药物对胃肠道的刺激及减少胃酸对药品的破坏,“服药时除要遵医嘱外,还要仔细阅读药物说明书,一般有特殊服用要求的,说明书上都会注明。”

        3服药时间需注意

        “口服药物的服药时间须根据用药目的、吸收排泄情况以及药物对胃肠道有否刺激而定。”秦玉花说,从服药时间上,一般可以分为餐前、餐中、餐后、睡前等。

        “餐前服药是指在饭前30~60分钟服药,凡是要求药物充分、快速吸收,而无刺激性的药物均应在餐前口服。如促进胃动力药的胃复安、多潘立酮等。”秦玉花介绍说,餐中服的药主要是二甲双胍、阿卡波糖、酵母片等降糖药,“餐后服的药是在饭后15~30分钟后服药,除必须在饭前服下和必须在睡前服下的药物,其余都可在饭后口服,特别是对胃有刺激性的药物,如阿司匹林、水杨酸钠等需在饭后服用。”

        “睡前服药是指在睡觉前半小时左右服药,像催眠药、缓泻药、驱虫药、抗过敏药等适合睡前服用。”秦玉花提醒说,由于体内激素的作用,人体晚上的血压偏低,因此,降压药不宜在晚上服用。

        4忘吃药不能加倍补

        对于长期吃药的人,偶尔忘了吃药是难免的。一旦发生这种情况如何补救呢?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药学部副主任陈天朝说,如发现较早,一般采取补服办法。但有些药毒副作用较大,或药品说明书中明确提示漏服后不能补服,则不要补服,以免引起不良反应。“服药的间隔时间一般为4~6小时,万一漏服了,发现时间如在吃药间隔时间的1/2内(即2~3小时内),可以按量补服,接下来仍可以按照间隔时间服药。”陈天朝说,如果已超过服药间隔1/2的时间,则不必补服,只要下次按时吃药即可。

        “当然,这些方法不是对所有的药物都适用,最好在发生漏服时,咨询医生或药师。”陈天朝说,漏服药物后千万不可在下次服药时加倍补服,以免因药物过量而引起中毒,“但服抗生素时,为确保血液中药物浓度的稳定,需严格按每6至8小时服药。”

        5服用抗生素应忌酒

        对于服用抗生素类药物的患者来说,少量饮酒或饮用含酒精性饮料,都有可能引发双硫仑样反应,出现头痛、呕吐、心悸、呼吸困难等症状,严重者甚至可能出现呼吸抑制、心肌梗死、休克、急性心力衰竭等状况。

        “会出现双硫仑样反应的药物有头孢类抗生素、甲硝唑、呋喃唑酮等。”秦玉花说,对于服用抗生素的患者来说,特别是患有心血管疾病的老年患者,在服药过程中和停药后7天内(有些药物在人体内代谢比较缓慢),最好不要饮酒,不要饮用含酒精的饮料和药品,同时要避免用酒精进行皮肤消毒或擦拭降温,尽量避免双硫仑样反应的发生。

        “富含维生素C和钾的柚子,最好别在服药期间吃。”李晓华解释说,人体的小肠内有一种酶,能催化多种药物代谢,柚子里的某些成分会干扰这种酶的作用,影响他汀类药物(辛伐他汀、阿托伐他汀等)和抗组胺药非索非那定的吸收,“另外吃止痛药期间不宜大量喝咖啡,服铁剂时不要喝豆浆,少吃油。”

        6药咬不咬碎有讲究

        药片难下咽,能掰开吃吗?“这要视情况而定,如果是控释、缓释片剂药物,就不能掰开吃。”陈天朝说,此类药片被分割后控释膜或控释骨架被破坏,药物会迅速释放出,就达不到控释缓释和速效长效的目的,有时还可以引起体内药物浓度骤然上升,造成药物中毒,“常见的控释、缓释片剂药物有心血管药物中的硝苯地平、非诺贝特、美托洛尔、氨茶碱,止痛药中的吗啡、盐酸曲马朵等常被制成缓释、控释制剂,甲硝唑、格列吡嗪、氯化钾也有这种类型的制剂”。

        陈天朝说,对于肠溶片,不能压碎或掰开,服用时也不能咀嚼,否则药效会被破坏,并引起胃部的不适,临床上常用的肠溶片有阿司匹林、胰酶片、吲哚美辛、奥美拉唑、胸腺肽和双氯芬酸钠肠溶片等,“一个简单的辨别方法是,药片中央若有切痕的,大多可以掰开服用”。

        “对于胶囊和糖衣片要看情况,使用前仔细读说明书,看是否标有缓释胶囊、控释胶囊或肠溶胶囊。如果是,就不能压碎使用。”陈天朝说,胶囊和糖衣一般都有降低药物口腔刺激性,或减少苦味的作用,所以最好完整吞咽,“其他普通药片在压碎后最好一次服完,以免在空气中分解或氧化,影响药效。”

        李晓华介绍说,常见的需要嚼碎服的药物有:治疗消化道溃疡病的药物,如盖胃平、胃舒平、硫糖铝、铝碳酸镁等,适于胃疼发作时或饭前半小时嚼碎服用;钙制剂如果嚼碎,可以增加吸收率,比如钙片、碳酸钙、葡萄糖酸钙等;助消化药类的干酵母,如不嚼碎易在胃内形成黏性团块,影响药物的作用;用于过敏性鼻炎、结膜炎、过敏性哮喘、日光性皮炎及其他过敏性反应的色羟丙钠,宜在饭前半小时嚼碎服下;果导片用于治疗便秘,服药后4~8小时排出软便,咀嚼后服用效果更显著,睡前服为宜;控制哮喘急性发作的喘息定、治喘灵在舌下含服时,宜将药片嚼碎,然后含于舌下,否则达不到速效。

        7服药后不要立即仰卧

        许多人有在临睡前或卧床服药的习惯,认为服完药后立即休息,能帮助药物吸收。

        “其实,服完药马上就睡觉,特别是当饮水量又少的时候,往往会使药物粘在食管上而不易进入胃中。”李晓华说,有些药物在食道溶解后,会腐蚀食道黏膜,导致食道溃疡,严重者可能伤及血管而引起出血,“许多患药物性食管溃疡者就是因为近期睡前服过胶囊类药物,如抗生素胶囊、感冒胶囊”。

        “服药时应坐着或站着,服药后不要立即仰卧,稍停留片刻,利用药物的自身重力作用使其快速通过食道,以免在食管内滞留,而延缓药物的作用及损伤食管黏膜。”李晓华说,服药时多喝点水,最好活动二三十分钟再躺下睡觉。

        有些咳嗽病患者,喜欢在睡前服用止咳药,这种做法是不对的。“止咳药主要作用于咳嗽中枢、呼吸道感受器和感觉神经末梢,抑制咳嗽反射。”郑州人民医院呼吸内科主任于洪涛说,虽然止咳药止住了咳嗽,但它造成了呼吸道中痰液的滞留,容易阻塞呼吸道,“同时,入睡后副交感神经的兴奋性增高,导致支气管平滑肌的收缩,使支气管腔变形缩小,加上痰液的阻塞,会导致肺通气的严重不足,易造成人体缺氧,出现心胸憋闷、呼吸困难等现象,加重不适。”

        “咳嗽病人切忌盲目使用止咳药,痰浓稠者宜用化痰类止咳药。”于洪涛提醒说,那些有中枢抑制的病人,服止咳药时更宜谨慎,“如果咳嗽严重,明显影响睡眠而需服止咳药时,应在呼吸专科医生指导下服用。”

        8糖浆启后勿久放

        “糖浆液含糖量较高,一旦被打开,就失去了密闭的无菌环境,如使用和保存不当,十分容易被污染。”陈天朝说,在服用糖浆时,切忌把糖浆瓶口直接与嘴接触,以免因瓶口沾上细菌而使糖浆液污染变质。

        “服用糖浆后,应及时将瓶盖拧紧,放置在阴凉、避光、干燥的环境中。”陈天朝介绍说,如果短时间内不再服用,可放置在冰箱中低温贮藏,冷藏以4℃~15℃最佳。

        “开启后的糖浆液一般不宜久放,冬天不超过三个月,夏天不超过一个月。”陈天朝提醒说,再次服用时应该对着光线看,观察溶液是否依然澄清,如出现大量气泡、絮状混悬物、沉淀物或变色、结晶,表明糖浆液已有酸败现象,不能再服用。

        9喝中药分温服、热服和凉服

        “喝汤药不就是把药煎好,等凉得差不多了,再一口气喝下去,还能有什么讲究?”刘大爷虽然喝了多年中药,但提起汤药的服法,却认为并不重要。

        郑州大学附属郑州市中心医院中医科副主任医师朱薇说,中药的服用方法也有讲究,正确服用能尽早治愈疾病;否则,就可能达不到治疗目的。

        “汤药的服用方法有十余种,其中最普通的服法是温服,即汤药煎好后凉温服用,多数中药适合此种服法,服药与进食间隔时间应在1个小时以上。”朱薇说,但是治疗热病的药,如热在肠胃,患者想喝凉饮者,可凉服,“那些治疗寒证的如外感风寒的药,宜热服,而且热服后应再喝些热粥,盖被出汗,以便药效能得到显著发挥。”

        10多数汤药宜饭前服用

        “多数汤药宜饭前服用,其原因是药物胃肠吸收好,攻下药、驱虫药及治疗胃肠道疾病的药物则更加适宜,而对胃肠道有刺激性的药物、消食药宜饭后服。”朱薇介绍说,补养药宜在早晚空腹服,以利药物的吸收,而泻下药宜在早上空腹服,“用于补心安神的中药,应在睡前30分钟至1小时内服用,以充分发挥药效。”

        “一般来说,汤药在早晚各服一次。”朱薇说,在煎药时最好在第一次煎煮后,立刻加温水煎第二次,将煎煮2次的药液混合,分别于早晚服用,是为“一天两次”的正解,偶尔漏喝一次也不要紧,“如果是重症患者可顿服,即一次将药服完,迅速发挥药效;还有些咽喉、口腔疾病的患者或者呕吐较重的患者,可频服,即不分次数频频饮用。”

        朱薇提醒说,服汤剂时,饮食应以清淡、易消化为原则,而生冷、黏腻、腥臭、不易消化以及有特殊刺激性食物,都应根据需要予以避免,“此外还要注意避免和药材相冲,比如,虚底、寒底体质的人如吃温补药物,要避免吃冷食;而热底者如果在服用清热解毒类药材,就不要再吃性质寒凉的食物了。”


      关键词:吃药的正确方法
    友情链接 友情链接 友情链接 友情链接 友情链接 友情链接 友情链接 友情链接 友情链接 友情链接 友情链接 友情链接 友情链接 友情链接 友情链接 友情链接 友情链接 友情链接 友情链接 友情链接 友情链接 友情链接 友情链接 友情链接 友情链接 友情链接 友情链接 友情链接 友情链接 友情链接 友情链接 友情链接